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技术推介    产品推介——网络电磁空间安全解决方案
创建时间:2022-07-21 18:00

产品推介——网络电磁空间安全解决方案

  我院网络电磁空间安全技术中心定位于行业前沿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军队、公安、民航、能源等行业的网络安全、周界安全和低空安防提供技术服务支撑,积极参与政府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平台建设。


  目前主要聚焦于三个研发方向:

  1、网络核心设备模拟、分析与应用技术方向。主要研究典型网络核心设备固件模拟、调试与脆弱性分析技术与产品,支持典型网络核心设备仿真、设备调试与脆弱性分析、典型网络模拟仿真、APT动态防御等网络安全重要应用场景。目前在研产品包括网络核心设备模拟平台、网络核心设备安全性检测软件等产品。


  2、电磁信号检测与识别。主要研究WIFI、蓝牙、手机、卫星、无人机系统等无线信号与光信号等电磁辐射源的目标检测与跟踪、多源信息融合与目标综合定位。目前已形成国产化类脑超算服务器、双光谱目标跟踪与识别系统、“九耳”智能无线电频谱分析终端、一体化指控软件等系列产品。


  3、加密数据分析与处理。主要面向互联网关口、智慧物联网、无人系统,研究安全协议分析与漏洞挖掘,加密流量识别与分拣技术、加密流量恢复技术。目前已形成了智能口令字典、分布式并行口令分析系统、VPN流量检测与还原等产品。

 

  1、无人机综合管控系统

 

  无人机综合管控系统是我院自主研发的真正支持无人值守和自动目标检测的低空防御系统。系统采用云-边-端计算服务架构,支持相控阵雷达、无线电测向、光电目标跟踪、无线电频谱识别、干扰反制等多种传感设备,可实现对无人机入侵行为的快速发现,多站定位,航迹追踪,并能自动引导干扰反制设备,驱离或迫降非法无人机,保障低空空域安全。该系统已部署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行区,并执行两会、冬奥会、残奥会等多项民航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系统特色与优势:
  ▲深度学习多目标检测算法性能优于已公开SOTA算法,真实场景目标检测率达到86%。(成像大小低于32*32像素)
  ▲无线电干扰反制设备采用自研的宽频天线、宽频功放,支持20Mhz-6Ghz的信号源干扰
  ▲自研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支持识别95%的消费级无人机机型。
  ▲支持对民用消费级无人机、DIY航模、穿越机、FPV等市场主流无人机的驱离与迫降
  ▲支持分级分类防御,无人机入侵行为识别与威胁等级评估
  ▲防御范围:有效探测最大半径不低于5km,识别最大半径不低于3公里,干扰反制有效距离3km-5km
  应用领域:重要基础设施(边海防、政府、监狱、机场、电厂、水厂等)、大型活动安保(大型集会、体育比赛、演习场)及突发事件现场的临时布控。

 

 

  2、类脑AI推理服务器

 

  类脑计算服务器是我院与复旦大学、黄河科技集团、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人工智能计算服务器,采用天机KA200类脑计算芯片,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相关学术成果2次发表在著名期刊Nature上。类脑计算服务器实现了脉冲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网络混合计算架构,支持脑神经元模拟与深度学习推理加速。现有产品:6卡推理服务器、20卡异构混合推理服务器、边缘计算网关、PCIE类脑计算卡。


  主要性能指标:
  ▲单卡支持75万神经元和7500万突触
  ▲单卡深度学习算力峰值不低于72Tops
  ▲单卡功耗仅65W
  ▲单台服务器最多可支持20张类脑计算加速卡
  ▲兼容百度飞桨、Tensorflwo、Pytorch、Caffe等主流机器学习框架。


  应用领域:类脑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HPC等。


  可支持目标检测与识别、无线电频谱信号识别与分类等深度学习算法加速,可应用于装备智能升级、新型算力中心、新型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基础计算平台、元宇宙虚拟现实AI生成加速平台等项目。

 

 

  3、智能频谱分析终端

 

  智能频谱分析终端是由频谱分析终端及上位机软件两部分组成,采用无源监测、信号分析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内嵌国产自主可控芯片模组,可精准识别市场上90%以上的无人机及其机型,终端结构设计小巧,方便携带且部署简单、灵活;背负式单终端可由巡逻人员随身携带,多终端通过自组网方式可实现多点交叉定位及轨迹跟踪。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添加干扰功能。

 

  4、双光谱光电跟踪设备

  双光谱光电跟踪设备是专为低空危险飞行器监控预警所开发的专属安防产品。它基于高清摄像和红外热成像探测技术,融合伺服光电转台和图像识别跟踪技术,可支持车载改装,灵活部署。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人员、车辆、无人机等多类型目标进行远距离探测识别,并实现针对目标稳定跟踪,对人员、车辆探测距离不小于6公里,识别距离不小于4公里,对无人机探测距离不少于3公里。

  5、网络模拟仿真系统

  围绕网络电磁空间的条件建设和模拟的需求,研制支持网络电磁空间安全业务开展的网络设备仿真、网络流量仿真、组网环境仿真和网络业务仿真。通过构建虚实结合的高仿真环境,为政府、军队、公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行业面临的威胁和脆弱性提供风险暴露和测试验证的平台,支持各行业在不同业务场景下,进行网络安全研究、人才培养、实战演练、安全测试、效能分析及战术推演等,构筑“检验性”安全防御体系。

 

科研成果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